关闭

省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通知公告

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日期:2022-01-17

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牢记殷切嘱托、勇担时代使命,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圆满完成了各项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实现了市场监管工作“十四五”开好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重点工作成效

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抓重点、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突出抓好监管+服务,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四大安全、市场监管、质量提升、知识产权、队伍建设,着力做好“六篇文章”。全年全域未发生一起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2021年度省政府对市州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核中,市市场监管局承担着7项重点工作,目前在已反馈的绩效考核中,食品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获得全省A级档次,药品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获得全省A级档次,知识产权考核工作取得满分成绩与长春市并列第一名,企业信息归集和“双随机、一公开”考核工作获得全省第二名,公平竞争审查落实考核工作获得全省第三名。

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累计获得市级表彰6次、厅司级表彰5次,相关工作获得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8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党建引领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受到省文明办通报表扬。

2021年度重点工作回顾

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四大安全、市场监管、质量提升、知识产权、队伍建设,着力做好“六篇文章”。

(一)助力服务发展,着力做好“营商环境”文章。“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深化最彻底的“放管服”改革、最高效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高品质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发展速度增长显著。持续推动“五零”服务新举措,牵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设立企业开办注销“一件事”综合窗口,实现企业登记全程一网通办、免费开办,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最长不超过4个小时。截止目前,四平市各类市场主体22.1万户,同比增长7.1%;全市市场主体新开办25789户,同比增长24.7%;新开办企业同比增长33.3%,全省排名第三

——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成功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四平受理窗口,接待商标咨询219件,办理49件商标业务。发挥“三大融资”平台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年共办理股权质押59件,融资金额48亿元。为四平仁兴商厦有限公司等29个行政处罚信息进行了修复。

——市场主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个转企”培育目标,目前全市新增“个转企”933户,完成全年培育目标任务的215%,同比增长188%,同比增速全省第一。扎实推进服务业升规入统,全年培育入统2户。全力推进“分转子”入规入统,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注销后转为吉林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华生交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平华生交电商场注销后转为四平华生商贸有限公司,均入规入统。

(二)筑牢底线思维,着力做好“四大安全”文章。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全地区未发生一起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药品安全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事故。

——深化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双安双创”建设工作。全年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935次,超额完成省厅年初制定的897批次工作目标。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系列专项整治。全市624户肉品销售单位全覆盖排查对美团平台下属9个配送站点的负责人进行约谈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行政处罚案件20件,收缴假冒伪劣的食品580公斤,非税收入28.7万元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市380所学校食堂食品操作区全部安装摄像头,通过视频监控和屏幕显示方式实现明厨亮灶,其中有217家学校食堂通过手机App程序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冷链食品监管发挥物防牵头作用,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严密防控、闭环式监管现总仓入驻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户31户,总仓库存进口冷链食品4万余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西班牙猪蹄”和“厄瓜多尔大虾”外包装呈阳性问题。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四平欧亚商贸有限公司获得“2020年度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荣誉称号。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评估我市食品安全满意度全省综合排名第一。

——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药品安全委员会。发挥药店疫情防控“哨点”作用,对药店实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红绿标识管理组织做好吉林省疫情防控“一退两抗”药品销售监测系统的使用工作。加强疫苗质量监督检查,坚持疫苗“月巡查”制度,确保我市新冠疫苗运输、储存质量安全。在全省率先成了药品检查服务中心,省药监局在全省药监系统转发推广“四平经验”。公安检察院、省药监局四平检查分局等部门,分别签订了打击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执法协作框架协议,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药监系统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了经验发言。此外,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整治”“口罩类防护产品质量提升”“植入和无菌类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等专项整治,有力维护了流域领域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冬春整治行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安全生产月”等7个专项整治。开展锅炉节能环保和电梯维保监察工作,加强危化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全市69.212公里燃气管道全部定期检验完毕。开展气瓶、锅炉、压力容器专项整治活动。截止目前,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01家,检查设备952台件,下达监察指令书33份。对全地区内在用特种设备12672台(套)进行检验检测。强化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监管,经检查,流程规范,培训、考试、发证三分离,未发现有作弊问题发生。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工业产品、消防器材、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完成抽检省级、市级流通领域产品22713批次。不断加大煤炭市场监管力度,联合第三方抽检机构对市区煤炭进行了2抽检,共抽检34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塑料污染治理全面开展,走进社区、商超、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开展瘦身钢、地条钢专项检查工作,组织抽检50家企业、103批次产品,合格率100%,彻底铲除“地条钢”。此外,针对全市11家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开展口罩及其原料熔喷布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三)坚持为民执法,着力做好“市场监管”文章。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实行“守法经营”不打扰、“轻微违规”不教条、“严重违法”不姑息的工作举措。聚焦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查处转供电、医疗和物业等乱收费,认真开展无照无证经营、中介代理、民生计量、侵权假冒、反不正当竞争等专项整治,有力净化了市场经营秩序

——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全力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案件治理行动。组织“雷霆2021”专项执法行动“铁拳战役”执法行动,开展出版物市场及网络文化环境“护苗”系列行动。年初以来,全地区查办各类违法案件468件,同比增长9%;罚款1004.6万余元同比增长49%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强力开展收费监管整治。公司不执行政府定价收取电费的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责令退还多收价款60.2万元,非税收入6万元。加大农副产品价格检查力度,对便利店哄抬萝卜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非税收入10万元,整治教育收费对我市4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乱收费问题进行立案,非税收入合计70余万元。开展农资价格专项检查,对50家农资经营单位开展检查,处理经销不合格化肥企业13家,有效履行了“黑土地”保护职责。此外开展了民生领域重要商品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疫情防控物资、中介服务等专项整治,确保了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红利得到贯彻落实。

——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查办传销案件1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数2件,打掉窝点4个,遣散涉传人员71人,非税收入27.9万元,撤底打掉在平活动的“振兴东北3260扶贫项目”传销组织。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开展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有效清理。年初以来共梳理文件4809份,清理过期文件25份。

——专题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组织开展全市成品油流通市场摸底排查工作,全市加油站总量为223家。会同市商务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发现、整改问题3个。联合省质检院利用成品油质量快速检测车开展2次全市成品油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快速检测成品油276批次,不合格1批次,已立案调查。委托市质量检验所对全市在售成品油进行2次质量抽检,抽检成品油91批次,不合格2批次,非税收入6.3万元。

——持续开展智慧监管工作。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实施信用监管。其中全地区列入异常名录1038条,移出异常名录997条,2020年度企业年报率达92%。牵头做好全市“互联网+监管”工作,目前四平市、县二级监管部门共计认领监管目录清单623项,完善检查实施清单691项。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100%,监管事项覆盖率88.81%,双指标居全省第一

——持续开展消费维权工作。目前,12315热线从各渠道共接收举报投诉咨询总计19796消费者协会接到各类信息总计930件,接到12345市长热线转办105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1.21万元。在上半年全国12315平台效能评估评价工作通报中,四平市得分96.78分,位列全省第一位。

(四)抓实标准检验,着力做好“质量提升”文章。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做好标准、检验、消费维权等工作,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全省质量评价评估工作通报中,四平市获得第一名。

——开展试点申报和质量奖评选工作。按照省厅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及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核心建设的质量基础设施申报“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我市推荐的国检中心、吉春制药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向国家管总局推荐。积极组织参加吉林省第四届质量奖评选活动,我市推荐参评的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评选。

——加快推进四平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全力推进四平玉米地方标准体系建设专项工作,制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第1部分:一级原粮玉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第2部分:一级鲜食玉米》2项四平玉米评价地方标准以政府名义出台下发《四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代市政府起草《四平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区建设工作。培育并推荐梨树县创建“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标准化示范区,向省厅推荐报送国家总局,争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对伊通、双辽标准化试点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现场督导。2021年通过与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共同挖潜,再次申报2项企业标准“领跑者”项目参加评估,连续被评为换热器企业标准领跑者”。

——全力开展校园食堂提档升级工作。教育部门共同推荐的49家学校食堂提档升级通过了省厅评审组审核,其中梨树县申报的“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获得支持资金60万元。通过“智慧食安”信息化建设,提升“明厨亮灶”改造率,完成了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B级以上率100%A级率50%明厨亮灶率100%、互联网+明厨亮灶率60%的任务指标。铁东区、铁西区依托省“阳光厨房”信息平台,伊通、双辽、梨树通过自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学校、公办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开展食品经营“五小”规范化建设。对全市2575食品经营“五小”市场主体进行规范,目前全市打造了规范化食品经营示范街10条,食品经营“五小”规范化示范店50余户,其中更有21食品经营“五小”市场主体通过规范化建设后,入选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店,使四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在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合力构建大检验大检测格局。在全省率先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将分别隶属于4个不同部门的6家检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了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院。此项改革开创了全省检验机构整合的先河,已经纳入全省地市级质量检验机构改革试点,目前新址施工进度完成90%

(五)保护创新创造,着力做好“知识产权”文章。以知识产权宣传普及为切入点,以企业专利工作、商标工作为重点,以加强专利技术实施、品牌战略实施为主线,以提高专利水平、商标保护水平为目标,全方位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组织体系。成立四平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政府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知识产权发展的《四平市加强知识产权建设若干措施》制定《全面加强四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二是孵化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效注册商标量14120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9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评为2021年度吉林省知识产权强企“伊通玉米”“伊通黄牛”“伊通黄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共获得补助30万元

三是完善强化知识产权执法监管。全面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地区170件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专利进行督导检查,办结率98.2%。开展“雷霆2021”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建立知识产权执法联络员制度。成立四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吉林省换热器协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

以党建为统领,着力做好“队伍建设”文章。以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为抓手,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局上下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了让优秀的优先、有为的有位、能干的能上。市市场监管局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一是将党的建设工作贯穿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在建党100周年的关键节点和新中国成立72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志愿者深入共建村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惠民演出,举办“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向国旗宣誓”活动、“12•4”宪法宣誓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文艺演出、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组织首届职工趣味运动会,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自信心、信念感,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机关文化建设上始终不忘突出“同心奋进”的主题,不忘巩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导向,先后完善了党建阵地、建设了展览室、打造了荣誉墙,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增强了市场监管干部队伍的集体荣誉感。

二是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始终。将加强政治学习作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有效手段,利用党组会第一议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学习,全年累计学习系列讲话23次,确保了市场监管工作始终紧跟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组织了专题宣讲,开展宣讲活动7次,真正实现了理论学习的上下联动、学用贯通。在2021年度意识形态工作孝核中,市市场监管局位列市直部门第一名。在市委政务信息采用情况排名中位列第二名,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政务信息采用情况排名中位列第二名,在全市多媒体信息报送工作中位第一名,在全市保密工作检查中取得“优秀”档次

三是将法治思想工作贯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局,规范依法行政,统筹行政处罚案件情况,为市局的235件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规范性守好法治关口;推动案件办理规范化进程,在全系统开展“改进执法作风 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与案卷评查。落实普法责任,修订《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利用3•154•2612•4等时间节点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六进”活动。梳理权责清单423项。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构建“12345+”制度体系。代表四平市政府迎接依法治国办督察获得好评。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下一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宗旨,全力打造法治化市场环境。

一是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市场监管生机和活力。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市场监管。进一步推进“四大安全”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作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事故。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质量提升工作重点,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培育,营造法治化、规范化营商环境,推动四平市场监管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