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里没有自来水、贫困户住危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濒临辍学,到全村实现自来水全覆盖、22户符合改造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危房改造、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全村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从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到发展庭院种植鲜玉米、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利用庭院合理规划养殖鸡、鸭、鹅、兔等家禽(畜),把“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成为“庭院经济特色村”;
从全村集体经济历史欠账多,到整村退出贫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几年来,经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梨树县公安局、中国电信四平分公司、四平市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帮扶下,梨树县东河镇东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一班人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上,以做好“精准文章”的韧劲和“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增强该村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脱贫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推动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为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东河村调研乡村振兴情况,查看村“道德银行”工作开展情况,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密切配合,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千村示范工作,努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多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并鼓励村里的种植和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身边村民共同致富,积极探索规模化农业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市直部门做好驻村干部轮换准备的通知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派驻东河村全体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座谈会。该局相关领导听取驻村干部在参加本轮驻村帮扶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深入了解了他们在示范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以及驻村期间工作和生活状况等方面情况。对驻村工作队在帮扶工作中作出的大量有益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对新任驻村工作队干部提出要求: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指导、抓好服务,把精力放在帮扶工作上,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细化帮扶措施,切实做好因灾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问题发生;严格食宿在村制度,坚决杜绝“走读式”驻村。
为切实帮助脱贫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推动各项帮扶政策和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该局还在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前夕,携手铁塔公司四平分公司先后走访村里大病户、重度残疾、孤儿和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掌握其家庭现状和困难,因人因户制定帮扶计划,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并通过捐款捐物、送药送药等方式切实帮助脱贫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助村民发展庭院特色经济 创新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筑强产业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该局根据市乡村振兴办《关于大力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十项措施的通知》要求,组织驻村工作队引导农户筛选市场前景好、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优良品种,让他们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种植鲜玉米、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利用庭院合理规划养殖鸡、鸭、鹅、兔等家禽(畜),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实现了把“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成为“庭院经济特色村”。
此外,还不断强化消费扶贫工作,针对东河村出现香瓜滞销问题,该局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认购“爱心菜”,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一次性购买香瓜625斤、价值2500元,切实为村民解决了农产品出售难的实际问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以“以买代帮”缓解村民销售黏玉米压力,共购买4600穗玉米,价值3450元。积极响应“消费帮扶金秋行动”要求,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企业积极采取“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销售香葱2500斤,价值7500元。组织开展2023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购买村民香葱1105公斤,价值6630元,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引导村民建设美好家园 让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该局和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在东河村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表彰活动。
村民纷纷响应,积极清理庭院杂物,消灭卫生死角,掀起了争当模范户的热潮,村民的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评比,全村7个队选出14户“干净人家”。爱心企业捐助价值7000元的洗涤用品,用于奖励开展“干净人家”获奖户。爱心企业还捐助价值2000元的方便面,充实到村“道德银行”中,作为道德奖励物资。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大力激发了广大村民形成文明乡风的热情。
为巩固脱贫成果,该局始终十分重视村民的身体健康,为增强村民健康意识,该局组织联合四平一正中医医院,到村里开展义诊活动。活动动,医务人员为村民义诊,并向他们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受到村民的赞誉。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加大边缘易致贫户支持帮扶力度,同时继续结合该村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确保广大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