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
果冻这种休闲食品,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特别受儿童的喜欢。但是,食用时稍有不当会给一些家庭带来悲剧。特别是婴儿在食用果冻时容易被果冻噎住,导致脑部严重缺氧缺血而致死。果冻食用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目前,国内生产果冻的企业众多,果冻产品以其独特的花色品种、口味等赢得了一大批的消费者的喜爱,其中不乏儿童和老人,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对食用果冻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其实果冻食品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问题一:果冻形态有缺陷。市场上一些果冻形状就像个塞子,质地富有粘性且不易溶化,吸入气管则很容易粘在管壁上,将管路堵塞。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吞咽部位发育尚不完善,一旦出现意外,塞物不易排出,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问题二:少数果冻外包装无警示标志或标注不醒目。一些生产厂家和商家对这一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有缺陷产品既未标明正确的使用方法,也没有注明如何防止危害发生。即使有些生产商在果冻的外包装上加上了警示语言,但由于标注不醒目,消费者很难察觉到。
此外,商家和生产厂家在事故发生后往往推卸责任,认为出现事故跟他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更没有想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而将责任推卸给家长,认为是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如果生产厂家没有尽到警示的义务,毫无疑问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厂家通过必要的方式做出了警示,依然不能有效地避免产品危及人身安全,那就说明产品结构存在缺陷。因厂家产品缺陷引起的人身伤害,消费者同样可以进行索赔。
在此四平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由于果冻像个塞子,在给儿童喂食时,先将果冻分成小块,儿童独自食用时要告诫其不要一口吞下。一旦发现儿童食用果冻被噎住,应及时把孩子头朝下,轻拍孩子背部,设法将卡在气管的果冻取出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