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出毛病的概率大大提升。家电维修行业中,存在着有些维修单位或者技术人员通过夸大故障修理难度等手段,让消费者支付更高维修费用等问题。铁西消协提醒消费者必须掌握一些小技巧,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一:山寨维修难辨认
“山寨”维修点大多维修技术不过关、服务态度差、维修部件非厂家提供、收费没有统一标准,甚至修不好还会修坏,使消费者和家电企业都深受其害。
问题二:维修费用不透明
维修价格高、收费不透明,也成为家电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一些家电维修公司存在维修收费不事前告知、维修过程中随意要价,有的以旧配件充当新配件;或违反操作规程偷工减料,屡修屡坏;甚至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把不需要更换的零件一起更换,收取高额维修费用等现象。
问题三:维修承诺不落实
有一些企业是承诺免费维修,到真维修时却只免收维修费,其他诸如上门费、零件费、运费等还要照收。当前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盲目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售后维修服务承诺,导致很多承诺不能兑现,已经让消费者感到了失望。
消协提醒:掌握常识有效维权
一是根据“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家电“三包”有效期内出现故障,必须到品牌定点维修中心进行维修。
二是维修尽量去有正规店面的维修点。因为,有正规店面的维修点基本上属于长期扎根当地发展的,这样的维修点相对比较重视商业信誉,其维修服务质量更靠谱,即使出现问题,也能找到维权对象。
三是要注意保留维修凭据,留下维权依据。在维修的时候,不管是更换零件,还是做普通的维护,消费者都应尽量在旁边监督,防止工人故意弄坏零件。维修以后,还应要求其填写维修单,包括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日期和责任期限等。若是维修之后短期内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消费者就可据此要求其进行免费维修,并依法维权。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联系到家电厂家的正规售后部门。即,查看包修凭证、说明书、产品外包装,看其是否公布有生产厂家统一的维修服务电话;到销售商店或品牌销售柜台,查询厂家的维修服务电话;到生产厂家的官方网站上,查询统一的专职维修服务联系方式。
此外,品牌售后服务人员上门进行维修服务时,一般会着公司的统一服装,并佩戴工作牌。如消费者对维修人员身份存疑,可查看维修人员的工作证,或致电品牌售后核实。维修完成后,消费者要保存好维修记录并索取收费项目消费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及时投诉。